丙三醇,又名甘油,化學式為C3H8O3,無色、無臭、味甜,外觀呈澄明黏稠液態(tài),是一種有機物,能從空氣中吸收潮氣,也能吸收硫化氫、氰化氫和二氧化硫。難溶于苯、氯仿、四氯化碳、二硫化碳、石油醚和油類,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。 [1]
中文名丙三醇 外文名Glycerol 別 名1,2,3-丙三醇,甘油 化學式C3H8O3 分子量92.09 CAS登錄號56-81-5 EINECS登錄號200-289-5 熔 點18.17 ℃ [1] 沸 點290 ℃ 水溶性任意比例混溶 密 度1.261 g/cm3(20℃) 外 觀無色、透明、無臭、粘稠液體 閃 點176 ℃(開杯) 應 用用于氣相色譜固定液及有機合成等 安全性描述S24/25;S39;S26 危險性符號R36;R20/21/22;R11 危險性描述F UN危險貨物編號1282
發(fā)現歷史
甘油,1779年由斯柴爾(Scheel)首先發(fā)現,1823年人們認識到油脂成分中含有Chevreul,希臘語為甘甜的意思,因此命名為甘油(Glycerine)。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期間,因其為制造火藥的原料,則產量大增。
MDL號:MFCD00004722
EINECS號:200-289-5
RTECS號:MA8050000
BRN號:635685 [2]
物性數據
播報
1. 性狀:無色無臭的黏稠狀液體,有甜味。
2. 沸點:290℃ at 760mmHg
3. 熔點:18.17℃
4. 相對密度(20oC):1.2613
5. 相對密度(25oC):1.2551
6. 折射率(15oC):1.47547
7. 折射率(20oC):1.4746
8. 折射率(25oC):1.4730
9. 黏度(20oC):1500 mPa·s
10. 黏度(25oC):800 mPa·s
11. 黏度(30oC):600 mPa·s
12. 黏度(50oC):150 mPa·s
13. 閃點:177℃(開杯)
14. 生成熱(15oC):669.05KJ/mol
15. 燃燒熱(25oC):1656.42KJ/mol
16. 比熱容(15oC):2.46 KJ/(kg·K)
17. 電導率(20oC):1.0×10-8 S/m
18. 熱導率:0.29W/(m·K
19. 蒸氣壓(125.5oC):0.13kPa
20. 體膨脹系數:0.000615K-1
21. 溶解性:能吸收硫化氫、氫氰酸、二氧化硫。能與水、乙醇混溶,1份能溶于11份乙酸乙酯、約500份乙醚,不溶于苯、二硫化碳、三氯甲烷、四氯化碳、石油醚、氯仿、油類。
22. 臨界溫度:576.85 ℃
23. 臨界壓力:7.5 MPa
24. 偏心因子:1.320
25. 溶度參數:34.315 J·cm-3
26. van der Waals面積:7.650×1010cm2/mol
27. van der Waals體積:51.360 cm3/mol
毒理學數據
1.
毒性分級中毒
2.
急性毒性:口服- 大鼠 LD50:26000 毫克/ 公斤;口服- 小鼠 LC50: 4090 毫克/ 公斤。
3.
刺激數據:皮膚- 兔子 500 毫克/ 24小時 輕度; 眼睛 -兔子 126 毫克 輕度。
4.
食用對人體無毒。作溶劑使用時可被氧化成丙烯醛而有刺激性。小鼠靜脈注射LC50為7.56g/kg,工作場所最高容許濃度為10mg/m3。
5.
大鼠經口LD50:20ml/kg;靜脈注射LD50:4.4ml/kg。存于涼爽、干燥處。